一文带你认识物联网

物联网的第一次正式亮相是在2005年,由国际电信联盟(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,ITU)在突尼斯举办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正式提出的。ITU发布了《ITU互联网报告2005:物联网》,明确且相对完整地阐述了物联网的内涵、可用技术、市场机会、潜在挑战、发展中国家的机遇、美好前景等系列问题。

ITU为什么提出物联网?

早在2005年,全球便拥有了操作20亿的移动电话,并且深入每个人的生活成为无数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ITU认为这时候出现了一种时机,可以在信息交换中加入新的对象。“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(ICT)的世界加入了新的维度:过去有任何人之间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信息交换,现在加入了任何物体。 ”这种全新的动态网络,就是物联网。

ITU在当时并没有明确的提出物联网的定义,不过现在物联网的定义已经很明确了。物联网( IoT ,Internet of things )即“万物相连的互联网”,也称为“万物互联”,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网络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,实现在任何时间、任何地点,人、机、物的互联互通。当然,如果你理解了物联网产生的背景后,你完全不需要刻意记住这个定义,没有什么比理解更重要。

(1)无线射频识别(RFID)技术

RFID在自动化高速公路收费(ETC)上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成熟。其实现在二维码应用的更广泛,但是RFID能够比二维码提供更多的功能,比如实时追踪物体的位置、状态等重要信息。ITU在2005年便预测了很多RFID的应用场景,其中不少已经实现。“一些更新的应用包括更多内容,从运动休闲(滑雪入场券)到个人安全(学童防走失)。RFID甚至被植入到人体皮肤之下来完成医疗目的,或者作为黄金海岸俱乐部的VIP入场券。电子政务上将RFID植入驾驶执照、护照和现金之中。”

(2)传感器技术

传感器技术的核心能力是“在连接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上起到了关键的桥梁作用”。因为传感器的存在,物体才能够感知到周围的环境,比如温度、湿度,然后通过收集环境数据,分析调整,从而使物体能够具备对周围环境的改变做出实时反应的能力。

(3)嵌入式智能系统

嵌入式智能系统使集成了嵌入系统的物体具备了数据收集、存储、分发和分析、决策的能力。很多人会把集成了嵌入系统的物体称之为智能终端,但是智能终端目前还很难准确定义,我们不在这篇文章中纠结。智能终端一般通过SIM卡或者局域无线网络连入互联网,它们本身具备了类似手机一样进行复杂信息传输的能力,能够直接与其它终端、后端系统甚至人类进行直接沟通。目前嵌入式智能系统在智能家电、智能汽车和机器人的应用中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。

此外,《ITU互联网报告2005:物联网》中还提到了小型化技术、纳米技术这样的辅助技术,因为不是物联网的关键技术,所以我们不再赘述。

《ITU互联网报告2005:物联网》唯一的技术局限性,可能是ITU认为RFID才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——“使用无线电波来识别物体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物联网的中枢之一。”但是从实际发展来看,嵌入式智能系统的发展显然更迅速、更有成果,而且更有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。虽然RFID技术更为成熟,但是局限性更强,功能也更弱。而嵌入式智能系统可发展的功能几乎是看不到天花板的,更具有探索和发展的各种可能性,比如智能汽车、智能家居等,更应该是未来研究和发展的重点。

一文带你认识系列——“工业4.0”新概念考证

自从2013年德国正式推出“工业4.0”战略以后,各个国家、各个行业、各个企业都迫不及待地掀起了“工业4.0”的浪潮。随之而来的,物料网、工业互联网、智能制造、智能工厂等各种新的概念或者理念层出不穷,这些概念一边在不断地经受各个层面的解读和发展,一边又给实际应用带来了不小的困恼。很多人,一边在被难以真正理解各种概念的含义所困恼,一边又总在无休无止地争论概念的内涵。

猿小六期望通过发布《一文带你认识系列——“工业4.0”新概念考证》,从我们的角度去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。我们认为,只有在完整认识各种新概念的起源背景和发展过程以后,我们才能够全面、正确的理解这些概念,并把这些概念引入到实际应用中。

猿小六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